在台灣住了這麼久,還不曾來過台東,因為總覺得太過遙遠,Anyway here we are!
這次安排了三天兩夜的行程,因為照片太多就拆解成三篇來PO了,第一天上午的時間都在火車上度過,所以只安排了兩個地點:多良車站(+部落)和台糖的萬富商號,旅行嘛總是會有些小插曲,這就晚些再說了
第一站:多良車站&多良村的排灣族部落
跟著導航造訪美景,沿路看著海景開車心情頗好(以乘客的角度來說xD),到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入口處鼓勵步行的指示牌,那接下來就是該找個地方停車了,還好其實路邊是可以停車的,雖然是觀光景點,但這裡也是有許多原本的居民,還是以不干擾他們生活為原則,讓我們步行上去當作是練練腳力吧(五分鐘的路程)!
爬上斜坡後就可以看見多良車站的入口了,享受美景的同時,也可以了解一下多良車站的故事:這裡原本是「打腊打蘭社」,1937年更名「多多良」。 南迴鐵路設站時,將地名簡化為多良,作為站名。若想要捕捉火車行駛而過的美麗畫面,請參考火車時刻表 (如附圖)
看完火車聽完海,往旁邊走可以買點小吃補充熱量(平日有開的店家可能不多),老闆很親切
另外,這裡有喵星人出沒,跟你索取過路費,想要親近牠的話,牠也會很樂意親近你的玉米
繳完過路費,可以順著攤位的末端往上走可以看見更開闊的海景,那裏以前是一所小學多良國小,後來因併入大溪國小而廢校,現在改為「向陽薪傳木工坊」,成立的宗旨是要提供在地居民工作機會、重新凝聚部落意識,將不斷流失的部落文化傳承下去。我們總是希望各樣的文化能得到好的保存,但若沒有足夠的資源,他們要如何守住這塊土地呢?有感動的朋友們,來到這裡不妨支持一下他們的木製品吧!
擁有一雙翅膀的郵箱,好像為了迎接夢想 (p.s也是個讓大家借位拍照的好地方)
關於設計者和木工坊的介紹,雖然只有短短幾行字,可以看見他們經歷種種的困難依舊堅立在這裏的那份精神。
很喜歡木作坊裡的這一面水泥牆,上面的大合照輝映著他們團結的精神!還有旁邊用平安二字合成的十字架掛飾也很美!
逛完一樓的工坊,也可以走上學校的二樓欣賞不同的美景,樓梯間有很特別的藝術拼貼。
逛完一圈,也差不多到了晚餐時間,準備前往位於台糖的「萬富商號」,不過之前查到的資料似乎有誤,抵達糖廠時才發現他們只營業到17:00,雖然有點失望不過也誤打誤撞進了另外一家店「瓦籟」,本來是看著鍋燒麵的招牌進去的,沒想到裡面也是個工作室,裡面擺滿各式各樣的文創商品,老闆一家很熱情,他們還養了好幾隻貓星人,有機會大家也可以來這裡走走逛逛。